其实昂刺鱼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昂公鱼学名叫什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昂刺鱼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是鲶鱼,什么是昂刺鱼
1、鲶鱼,亦称塘虱,是一种常见于淡水环境中的鱼类,属于鲶形目鲶科。它们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有的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但大多数适应了淡水的生态环境。鲶鱼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和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等。
2、昂刺鱼,学名为黄颡鱼,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这种鱼在中国东部各大太平洋水系中普遍存在。它们的体型较长,腹部平坦,尾部略带侧扁。头部宽大且平坦,吻部圆钝,口部宽大,位于下方。上下颌都长有绒毛状的细齿,眼睛较小。昂刺鱼有四对须,其中上颌须通常较长。这种鱼没有鳞片,背鳍和胸鳍都带有硬刺,这些硬刺在活动时能够发出声响。胸鳍较小,体色呈青黄色,身上常有不等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则呈现灰褐色并带有黄色边缘。
二、昂刺鱼的多样做法
昂刺鱼,又称比目鱼,是一种深海鱼类,肉质鲜美,富含营养,是许多人喜欢的美食。不过,这种鱼不仅外形平坦,刺还很多,不易处理。下面我们将介绍多种昂刺鱼的做法,希望能为您的烹饪之路带来帮助。
1.材料:昂刺鱼一条、姜、蒜、香菜、盐、蚝油、酱油、清汤适量。
2.将昂刺鱼去鳞去内脏,洗净切成块装入盘中。
3.锅中加入清汤、姜、蒜,开火烧开后将昂刺鱼蒸约20分钟。
4.取出昂刺鱼,加入蚝油、酱油、盐调味,撒上香菜即可。
1.材料:昂刺鱼一条、生姜、葱姜丝、酱油、料酒、白糖、生抽、老抽、水适量。
2.将昂刺鱼洗净备用,锅中倒入油,加入姜葱丝煸炒。
3.放入昂刺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酱油、料酒、白糖、生抽、老抽、水煮约20分钟。
4.用勺子将汤汁淋于昂刺鱼上即可。
1.材料:昂刺鱼一条、淀粉、鸡蛋清、油、盐、糖、醋适量。
2.将昂刺鱼去鳞去内脏,切成适量块状,放入淀粉中裹上一层。
3.准备糖醋汁,将糖、醋、盐加热搅拌,煮至浓稠即可。
4.锅内倒入油,放入裹好淀粉的昂刺鱼煎至金黄色取出。
5.锅中留少许油,放入糖醋汁煮沸后倒在昂刺鱼上即可。
1.材料:昂刺鱼一条、面粉、黑胡椒粉、盐、油适量。
2.把昂刺鱼去鳞去内脏,洗干净,擦干水分后用盐、黑胡椒粉腌制约10分钟,上下裹上面粉备用。
3.锅内加入油,烧至六七成热,放入昂刺鱼煎约5分钟。
4.取出昂刺鱼,放在吸油纸上吸去油分即可。
1.材料:昂刺鱼一条、葱姜末、盐、白糖、酱油、料酒、清水适量。
2.将昂刺鱼洗干净,剁成斜刀块,用葱姜末、盐腌制20分钟。
3.取另一锅加入糖、酱油、料酒、清水,开火煮至糖溶化后加入昂刺鱼块。
4.将昂刺鱼翻炒均匀,改小火焖煮约25分钟,直至汤汁收干。
昂刺鱼的刺虽然多,但是总有吃货愿意花时间处理它们,将其制成一道道美味。上述五种做法分别有清蒸、红烧、糖醋、煎、糖焖等不同口味,嗜食昂刺鱼的您一定不能错过。另外,昂刺鱼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还富含磷、钙、镁、铁等矿物质,有助于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所以,吃昂刺鱼不仅是在品尝美味,还可以有效促进健康。
三、昂刺鱼的学名叫什么
1、昂刺鱼是自然水域最常见的鱼种之一,因吞钩凶猛、性子“直爽”而备受钓鱼人青睐。昂刺鱼的学名为黄颡鱼,又称为黄骨鱼、黄鸭叫、黄辣丁、嘎牙子等等,身体偏黄、无鳞,共四对须,背鳍胸鳍均有刺并带一定毒性。这种鱼广泛分布于各大淡水水域中。
2、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
3、黄颡鱼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也能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四、昂刺鱼 生活习性
黄颡鱼(又称昂刺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深水处。
适应性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生存,甚至离水5-6h尚不致死。黄颡鱼较耐低氧,溶氧2mg/L以上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现象,1mg/L出现窒息死亡。黄颡鱼适于偏碱性的水域,最适范围7.0-8.5,耐受范围6.0-9.0之间。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经过渡可适应2‰-3‰氯化钠,高于3‰时出现死亡。
黄颡鱼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白天栖于湖水底层,夜则浮于水面觅食。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黄颡鱼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它个体虽较小,但产量大。肉质细嫩,无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是中国常见的食用鱼类。
黄颡鱼的种类颇多,常见种还有长须黄颡鱼(P.eupogon,英文名:Shorthead catfish)、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英文名:Darkbarbel catfish)、光泽黄颡鱼(P.nitidus,英文名:Shining catfish)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颡鱼(黄颡鱼,汪蛟(浙江俗称))
五、昂公鱼学名叫什么***就是刺的那种鱼
昂刺鱼是我们地方上的一种叫法,其实这种鱼的学名叫“黄颡鱼”,在其它地区也有叫黄蜡丁、黄牛、嘎牙子、嘎鱼、黄鸭叫、吱戈艾,一种鱼有这么多的叫法,可见它有多受欢迎了。
昂刺鱼皮色青黄,有不规则的黑斑,嘴巴扁阔两边都有根胡须,身长不大,一般六、七寸已经是很大了。昂刺鱼和鲶鱼、黑鱼一样都很黏滑,都是凶猛的食肉性鱼类。最重要的昂刺鱼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因为它没有刺,从头到尾只有一根骨头,很容易食用,肉质非常的细嫩。
昂刺鱼味道鲜美又营养,每100g鱼肉中含有蛋白质17.8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7.1克、维生素B10.01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烟酸3.7毫克、维生素E1.48毫克、钾202毫克、钙59毫克、镁19毫克、铁6.4毫克、锰0.10毫克、锌1.48毫克、铜0.08毫克、磷166毫克、硒16.1微克。
在这么多的营养成份中,昂刺鱼的钾和磷的含量在同类淡水鱼中是相对比较高的,同时它在口感上的细嫩和无刺是其它淡水鱼不能相比的。
昂刺鱼尽管其貌不扬,可是它的肉质细腻,滋味仍是很鲜美的。格外关于不会吃鱼的人来说,它没有像鲫鱼那样有许多的毛细骨刺,它就一根中心的大骨头,两头都是肉,没有毛细骨刺。
六、鲶鱼和昂刺鱼是同一种鱼吗
不是同一种鱼。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外形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鲶鱼,同鲇鱼。属脊索动物门、辐鳍亚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
中文学名,黄颡鱼。属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种。
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4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
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 *** ,口大,下位,弧形。颌齿及腭齿绒毛状,均排列呈带状。前后鼻孔相距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颌须一对,向后伸达或超过胸鳍基部,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鳃盖膜不与腮峡相连。鳃耙短小。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
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
黄颡鱼食性为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6-34℃,更佳范围为22-28℃。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