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关于东坡肉的来历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是什么
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 *** *** :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那么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是什么?
1、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较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 *** 。
2、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3、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关于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是什么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二、关于东坡肉的来历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
1、这就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美食。苏轼来到了杭州,在那个时候正好是梅雨时节这些一带一天到晚都是下大雨,导致太湖泛滥,苏轼就会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舒适,每逢过年时期都会送来一些猪猪,是在收到猪肉之后,就会把这些肉切成方块,然后烧得特别软烂,送给每一个老百姓无数的人,在吃完之后都会拍案称绝。
2、东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的名菜。这就是苏杭地区非常有特色的一大美食,主要是用猪肉 *** ,将五花肉切成不一样的小块之后,放入到锅里面熬煮,接着开始焖煮,直到东坡肉色泽饱满,口感软烂为止。拥有着肥而不腻的口感,美味入口即化,如果大家喜欢的话,还可以适当性加上一些冰糖调味。
3、这就是来自于浙江杭州的一大传统小吃,到目前为止拥有数千年的历史,色泽红亮,皮薄肉嫩,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这是杭州非常有名的一大菜肴,与此同时还会有东坡豆腐。这道菜会特意选择优质的五花肉加入酱油、老酒以及白糖等配料成品菜,就会码得整整齐齐,据说这道菜在苏轼期间出现。人们非常喜欢苏东坡,更是喜欢这道美食。
4、苏东坡在1080年的时候来到了黄州,在这里开垦种地,并且还烹饪了许多的东坡肉。1089年时期来到杭州成为一位知州,由于之前会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就帮助了杭州的老百姓,杭州的老百姓在听到苏东坡很喜欢吃猪肉时,经常性会把家中的猪肉送给苏东坡。苏东坡会把猪肉在烧好之后又送给老百姓,慢慢的人们就会把这种肉称之为东坡肉。
三、东坡肉是哪里的名菜 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
东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的名菜,属于浙菜系,同时也属于川菜系。
东坡肉在苏菜、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后烧的,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焖煮收汁的。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这道菜的原型是徐州回赠肉,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为了徐州传统名菜。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后来百姓也把回赠肉叫东坡肉。
食材:五花肉、料酒、冰糖、生抽、老抽、花雕酒。
1、800g五花肉洗净冷水下锅,加入2勺料酒,煮4~5分钟后捞出。
2、将五花肉改刀成5cm左右的方块。
3、五花肉块下锅,中小火煎出多余油脂,除肉皮和底部外,肉的四面分别煎至上色,夹出备用。
4、煎好的五花肉块用棉线绑成十字,防止在炖煮的过程中散开。
5、锅中放入90g冰糖和80g清水,用中小火熬成棕色的冰糖汁,熬好之后再加入50g开水稀释备用。
6、铸铁锅底部铺上一层小葱段和姜片,将五花肉块皮朝下,码在锅里,加入4勺生抽、2勺老抽、4勺冰糖水和100ml花雕酒,倒入没过肉块的温水。
7、盖上盖子中大火炖30分钟,翻动肉块将肉皮朝上,转小火继续炖煮45分钟左右,直到筷子可以轻松插入肉中,开大火收汁,关火,完成。
四、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100字,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英语
1.北宋元年,苏轼被贬黄州,在东坡过起了农耕生活,并自称“东坡居士”。
2.在那里,苏东坡每天除了劳作和赋诗下棋,还在闲暇时间琢磨起了烹饪技术,苏东坡有一道糯而不腻的烧猪肉博得了客人的高度夸赞。
3.后来,苏东坡四处为官,东坡肉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五、东坡肉的来历 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
1、东坡肉的创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苏轼。东坡肉最早的发源地是江苏徐州,据说东坡肉的原型是徐州的回赠肉,其还是徐州的“东坡四珍”之一。公元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苏轼到任不久的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高达二丈八尺。
2、苏轼身先士卒,亲荷畚插,率领军民筑堤抗洪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击退了洪水,保住了徐州城。抗洪胜利后,全城百姓欢欣鼓舞,对这位新知州十分感激。大家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前去谢恩。
3、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猪肉后,他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一起抗洪的百姓。百姓吃了这肉之后,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的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4、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同时也属于川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加入配料焖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六、东坡肉的来历与典故
1、东坡肉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烹饪 *** 和美味口感而闻名于世。其来历与北宋文学家苏轼密切相关。
2、相传,东坡肉最早源于北宋时期,与苏轼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苏轼在担任徐州知州时,对当地的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亲自烹饪美食犒劳官兵。其中,他独创的一道红烧肉因其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由于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其美食的探索,这道菜逐渐流传开来,被人们称为“东坡肉”。
3、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坡肉的故事不断被传颂。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关于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故事。苏轼在黄州时,生活清贫,却钟爱烹饪。他研究各种烹饪 *** ,将猪肉与调味料完美结合,创制出了这道美味的东坡肉。他在诗中多次提及自己的烹饪心得,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后来,这道菜品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
4、东坡肉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菜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苏轼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此外,东坡肉还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团圆和吉祥。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人们常常会烹饪东坡肉,寓意着家庭团圆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5、东坡肉是一道与北宋文学家苏轼密切相关的传统名菜,最早源于北宋时期。它独特的烹饪 *** 和美味口感使其深受人们喜爱。东坡肉不仅是一道美味的菜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苏轼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于东坡肉的来历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