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鞭笋什么季节才有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鞭笋在哪个季节才会有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笋都有什么类型
1、竹笋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玉兰片)。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冬笋是没有出土的,出土了以后就叫春笋了
2、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
3、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笋体
4、弯曲,笋箨紧裹笋肉,肉色乳白,以红烧、清炖、制汤,也可单独制成
5、菜肴,是食用鲜笋时间较长的一种,也可制成罐头。
6、春笋:指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常食用的有以下几种:
7、毛笋:此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一般作为菜肴的主、配料。笋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
8、哺鸡笋:哺鸡笋根据笋箨颜色的不同,主要有红、白、乌、花四种,笋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花哺鸡笋出笋期可延至6月中旬。
9、刚竹笋:笋箨乳黄色或淡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块和斑点,分布于长江流域,出笋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零星出笋可延续至9月中旬,笋体粗而壮,因笋肉有苦味,常水煮透后红烧食用,也可做配料。
二、笋的种类有几种
笋的品种有80余种,其中毛竹笋、早竹笋、红哺鸡笋等是最为常见的笋类:
一、毛竹笋: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更大、经济价值更高的竹种,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更好,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变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
二、早竹笋:早竹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紫头红从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笋壳淡紫,有褐色斑点和小斑块,笋长15~20厘米,基都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
三、红哺鸡笋:红哺鸡笋别称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中央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
四、尖头青笋:尖头青笋产于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横径3~4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青紫色,两侧青色。
五、麻竹笋:麻竹别称甜竹、大叶乌竹等,竹秆丛生,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有暗紫色毛。笋长约26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
三、冬笋,竹笋,春笋,毛笋有什么区别
1、冬笋: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
2、春笋: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
4、竹笋:出笋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
1、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
2、竹笋,它的笋箨乳淡黄色或者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点。
3、春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4、毛笋,这个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
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故在我国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
竹笋是竹的幼芽。顾名思义,春天破土而出的是“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叫“夏笋”;冬季收藏在土中的便是“冬笋”。
四、鞭笋什么季节才有***鞭笋在哪个季节才会有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见过竹笋,而鞭笋是竹笋尖端的部分。小编有些朋友对鞭笋的相关内容感兴趣,那么,大家知道鞭笋什么季节才有?鞭笋在哪个季节才会有?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鞭笋一般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竹子抽枝发叶后鞭笋开始生长,在出笋后会停止生长,一般在冬季萎缩脱落,鞭笋口感很好,营养价值高,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食用没有特殊禁忌。
鞭笋(rhizome shoot),又称鞭梢、笋鞭、边笋,是指竹鞭的先端部分。可以烹饪出多种美味可口的菜品,可荤可素,老少皆宜。
鞭笋外包坚硬的鞭箨(笋壳),形状尖削,穿透力甚强。鞭梢生长与发笋长竹交替进行。生长活动期5~6个月,以后在新竹抽枝发叶后,夏、秋季行鞭生长,大量孕笋后逐渐停止生长。冬季萎缩脱落,以后在断处发出岔鞭。
在疏松肥润的土壤中鞭梢生长非常快,一年可达4~5米。生长所需养分均来自与其相连的母竹,因此在鞭梢生长期间,应禁止砍竹和挖鞭。鞭笋可供食用,在用材竹林中,挖掘鞭笋会妨碍新鞭蔓延,影响孕笋成竹,应该禁止。
1、由于竹笋埋在土里,看不见太阳,所以竹笋被毛的颜色是浅黄色的。但是,鞭笋已经破茧而出,受到了阳光的照射,所以鞭笋的竹笋颜色为褐色和浅黄色,笋尖呈暗红色。
2、竹笋全身没有绿色的色调,但竹笋的尖端没有任何翠绿。如果鞭笋出现了,他们就会出现。
3、竹笋的皮和肉紧紧地包在一起,感觉很可靠,但鞭笋不同。它的皮肤与竹笋不相连,但有一些松弛的地方可以用。
4、味道区分,竹笋比鞭笋甜多了,好吃多了。竹笋肉质更鲜嫩,味道更鲜美。
春笋,一般来说2月-5月份上市的竹笋都可称为春笋。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
鞭笋又称鞭梢、笋鞭、鞭笋,是各类食用竹类夏季和秋季生长的竹鞭梢。产季为每年6月到10月,笋型细长,状如马鞭,因而得名。鞭笋味道鲜美,但产量极低。
冬笋特指冬季尚未出土的毛竹笋,因为只有毛竹才会有冬笋,其它品种的竹子都没有。冬笋的生长时间从头年12月到春节前,是由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尖肉质柔嫩,清脆爽口。
雷笋是一种叫雷竹长出的笋,自然生长的雷笋要开春才能长出,但现在我们在春节前也能吃到雷笋,这是用人工培育的 *** ,在竹根部盖上砻糠以及动物粪便等发酵产生热量,这样能使得雷笋提前上市。
竹笋口感独特,有清脆的,有嚼劲十足的。味道鲜美,深受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同是竹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时节、不同做法,乃至采集时间不同、采集后被送上餐桌的时间不同,每一点细微的差别都能够影响食用的口感和风味。
麻竹笋又叫甜竹、大绿竹、瓦坭竹等,在中国大陆、东南亚均有种植。麻竹笋包含有多个品种,主要特色是肉厚鲜嫩,爽滑可口。
箭竹笋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的美食。外脆里嫩,多汁爽滑,略带笋子特有的苦味。因常年供给大熊猫,产量极其稀少,每年采摘量不到一般竹笋的百分之一,只供少数人群食用。
红壳笋由于笋壳为红色而得名。其笋期基本上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雷笋之外栽培最多的食用笋,食用期正好和雷笋接上。它们质地洁白,肉质鲜嫩,清香纯正,营养丰富。
龙须笋又叫作珍笋、雪花笋,其主要为冷竹,生长在峨眉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丛林中,在1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无污染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称为“山珍”。
石笋是食用最多的野生笋之一,也是野生笋中笋期相对较早的,一般4月初就陆续开始出土,到4月中旬就全盛了。石笋肉质十分鲜美,用其做的笋干是笋干中的极品,比一般的笋干都要软,要鲜,更没有那种刺喉的味道,蒸煮炒都可以。
五、春笋为什么要打雷后才能冒出头来
因为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在云中生成可溶解性的氨酸盐,落下土地,促使植物生长。
春笋为禾本科植物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的嫩苗。根据采取季节分为冬笋、春笋、鞭笋等。春笋【别名】竹萌、竹芽、春笋,冬笋,生笋。
竹笋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苦竹、淡竹、毛竹等的嫩苗,又称竹萌、竹芽。据分析,生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成分。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关于鞭笋什么季节才有,鞭笋在哪个季节才会有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