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炒白扁豆仁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扁豆做法大全家常做法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白扁豆做法大全家常做法
1、起个油锅(油少点就可以),下白扁豆煸炒,加水煮沸调小火焖煮至酥,加甜酱瓜,加少许盐,收汁。
2、白扁豆提前泡发,一般晚上泡,第二天早上用来煲粥。
3、熬煮到白扁豆软糯,粥浓稠即可调味食用。
4、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注意白扁豆一定要煮熟!
5、热锅,倒入适量油,将切好的青茄子和煮熟的白扁豆翻炒,最后撒上一把虾皮提鲜。
6、起油锅,蒜末爆香,下洋葱丁、红尖椒丁、绿尖椒丁、干红辣椒丁,加适量盐、酒炒匀
7、倒入炸好的白扁豆,加少许味精拌匀出锅
8、白扁豆仁红枣洗净入锅,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和适量的冰糖(甜度自己控制),大火煮开转小火烧二十分钟差不多就可以了,出锅前加一勺桂花,很香。
9、白扁豆洗净,用清水提前浸泡4个小时,或者泡一个晚上,这个没有特别的规定。
10、白扁豆入电压力锅,加一碗清水,设置18分钟。
11、然后把锅里的水倒入碗中,晾凉喝掉。
12、炒锅置火上加150ml左右的清水再加入适量冰糖或白糖熬化,再倒入扁豆小火慢慢煨制,待收干糖水关火即可。
13、如果用蜂蜜,直接倒进豆子拌均匀即可,可省略此步骤!因为蜂蜜加热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份。
14、干的白扁豆,把坏的挑出去,洗干净,用冷水泡12小时
15、下电饭煲,加上和食材同等分的水,倒入适量生抽和盐,我还放了一点猪油,
16、炖好之后盛出来,把调料渣拣出去,汤倒掉,开吃
二、炒白扁豆和白扁豆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1、白扁豆和炒扁豆的功效是不一样的,一般都要吃炒制的,因为炒扁豆比白扁豆少了寒气,如果长期服用白扁豆会伤脾胃。
2、炒扁豆收涩效果要比白扁豆更好些,生用偏祛湿,清暑养胃;炒用偏收涩,健脾止泻。
1、白扁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用于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肚胀,以及水停消渴等脾虚病症。
2、炒扁豆治疗作用与生扁豆相似,而炒白扁豆对人类的食欲不振有脾胃虚弱有更好的治疗作用,炒制以后加工成粉末,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服,用量多在十到十五克之间。
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白扁豆作为滋补佳品,夏暑又是一种清凉饮料。
据中国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的《食物成分表》:每百克白扁豆含蛋白质2.8克,脂肪0.2克,糖5.4克,热量35千卡,粗纤维1.4克,钙116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0.32毫克,硫胺酸0.05毫克,核黄酸0.07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13毫克。
关于白扁豆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
明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说:“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典》也说: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总之,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人药。其性味甘微温,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做法:由生扁豆炒制而成。取净扁豆仁,置锅内微炒至黄色,略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一般选取的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l/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色白者佳。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者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中药炒白扁豆是一种可以抗菌、抗病毒的特色中药材,它对人体内的痢疾杆菌有很出色的清除作用,另外中药白扁豆还可以治疗人类的食物中毒和肠胃炎。
中药炒白扁豆对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在中药白扁豆中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它们进入人体以后能提高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的免疫能力,经常食用中药炒白扁豆对提高人类身体的抗病能力有很明显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炒白扁豆
三、白扁豆更佳吃法,急!
1、(2)炒白扁豆适量。研为细末,每曰2~3次,以米汤A服6g。用于带下异常。
2、(3)炒白扁豆20g。每曰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白带过多。
3、(4)炒白扁豆50g、炒山药30~50g。水煎,1曰数次代茶饮。用于白带过多。
4、(5)炒白扁豆60g、芡实60g。加水煎煮至熟,加入冰糖30g煮至溶化,每曰1剂,代粥食。用于白带过多。
5、(6)白扁豆60g、猪肉丝150g。共加水煮熟,食盐调味,1曰分2次服食。用于白带多,经年不愈。
6、(7)白扁豆(微炒)5g。研为细末,用白糖水送服,每隔2天服1剂,连服数曰。用于胎动不安。
7、(8)白扁豆适量。研末外敷。用于恶疮连痂痒痛。
8、(9)炒白扁豆50g、山药50g。共置罐中炖成稀糊状,加入白糖50g,搅匀,1曰分2次服。用于小儿脾虚泄泻,饮食不佳,消瘦。
9、(10)生白扁豆12g、当归12g、乳香12g、没药12g、苍术9g、玄参50g、金银花50g、甘草50g。每曰1剂,水煎分3~4次服。用于脱骨疽。
10、(11)生白扁豆30g、土茯苓30g、生薏苡仁30g、夏枯草10g。每曰1剂,水煎服,同时煎汤外洗患部。用于扁平疣。
11、(12)白扁豆适量。水煎服。用于暑湿内蕴,脾失健运之呕吐、腹泻。
12、(13)白扁豆15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腹泻。
13、(14)白扁豆(研碎)15g、干姜3g、甘草3g。每曰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慢性腹泻。
14、(15)白扁豆60g、炒稻谷60g、狗骨头炭60g、车前子30g。共研为末,1曰3~4次,每次9g,开水A服。用于泄泻。
15、(16)白扁豆6g、香薷6g、甘草6g、滑石15g。水煎服。用于伤暑腹泻。
16、(17)生白扁豆10g、香薷10g、炒白术15g、厚朴3g。水煎服。用于腹泻。
17、(18)白扁豆30g。加水煎取浓汁,1曰服2次。用于淋证(属脾虚者)。
18、(19)生白扁豆20g、野菊花根20根、鲜大青叶30g。野菊花根、大青叶捣烂,取汁内服;再将生白扁豆研为细末,开水A服。用于砒霜中毒。
19、(20)白扁豆适量(用米泔水浸后去皮)。用红糖、怀山药适量同煮,至豆熟为度,饮汤食扁豆、山药,每日服2次,连续服用。用于脾虚白带增多。
20、(21)白扁豆16g、大枣10枚。水煎,饮汤食扁豆、大枣。连服3~5曰。用于小儿百曰咳。
21、(22)白扁豆15g、香薷6g、鲜荷叶半张。同煮至扁豆熟,取汁加白糖适量饮服。可作夏季家庭饮料,能清暑热并治伤暑头痛吐泻。
22、(23)炒白扁豆、党参、玉竹、山楂、乌梅各等份。水煎至豆熟透时,取汁,加适量白糖饮服。用于胃酸缺乏症。
23、(24)白扁豆、绿豆、赤小豆各50g。加水共煮烂,取汁饮服。用于防暑,暑热疮疖,暑湿吐泻等。
24、(25)白扁豆25g、大枣20g、白芍5g、陈皮5g。加水1000mL,煎煮取汁800mL,温服。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大便稀溏等。
25、(26)白扁豆3g、佩兰3g、藿香3g、香薷3g。将白扁豆砸烂,其他药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午、下午和晚上睡前各饮1剂。用于暑曰贪凉,感受风寒所致的夏季感冒,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A,胸闷纳差等。
26、(27)白扁豆10g、水灯芯5g。将白扁豆砸烂,与水灯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饮1剂。用于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腹胀纳差;妇女赤白带下,小儿湿疹等。
27、(28)白扁豆5g、厚朴5g、香薷3g、黄连2g。将白扁豆炒至焦黄并砸碎,厚朴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饮1剂。用于暑湿内伤,脾胃不和的暑泻,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不止等。
28、(29)白扁豆10g、天花粉10g。将白扁豆炒至焦黄并砸碎,天花粉切成小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曰上、下午各饮1剂。用于糖尿病,症见善吃易饿,口干喜饮,饮食无度,小便清长而多等。
29、(30)白扁豆150g、黑芝麻10g、蜜饯樱桃5g、化猪油125g、白糖120g。白扁豆淘净,入沸水煮约30分钟(以能挤脱皮为度),捞出挤脱皮,放入碗中,再加清水淹平豆仁,上笼蒸约2小时,待烂取出滤去水,压成泥;炒锅中放入猪油,油炼至熟时倒入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时,放入白糖炒至不粘锅、勺为度,再将炒香研细的黑芝麻面、白糖、樱桃蜜饯放入,溶化混合后炒匀即可食用。用于脾虚久泻、带下,暑湿腹痛、吐泻有较好治疗作用,对精血不足之便秘、须发早白及小儿百曰咳亦有一定作用。本方可作老年便秘及带下证、胃肠炎患者之膳食。夏季食用,尤为适宜。
关于炒白扁豆仁,白扁豆做法大全家常做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