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淡水白鲳是什么鱼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淡水白鲳是什么鱼的知识,包括淡水中一种叫白鲳的鱼吃什么东西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淡水白鲳和食人鱼的区别
食人鱼与淡水白鲳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淡水白鲳的上下颌齿各有2行,齿扁而宽,下颌之一行仅12-14枚,第二行2枚;嘴闭合时,上下颌齿呈平行接触。而食人鱼的上下颚齿只有1行,牙齿锐利、三角形,下颌齿有28-31枚;上下颌闭合时,呈锯齿状嵌合。食人鲳是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的一种鱼,脂鲤亚目、脂鲤科、锯脂鲤属。是水虎鱼的一种。
二、淡水中一种叫白鲳的鱼吃什么东西
白鲳其食物组成主要是各种植物碎屑和投喂的饲料。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淡水鲳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门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在特别饥饿和实物匮乏时可进化成食人鱼。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以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据观察,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4~5天后肠管形成。长至5.6毫米,开始摄食浮游生物,主要是小型单孢藻和轮虫类。
在全长16毫米左右时,其消化道内的食物主要是水蚤;当全长长至4~5厘米,肠胃内食物主要有水蚤和枝角类;全长6厘米左右时,消化道中食物组成除各种浮游生物外还有植物碎屑和人工投喂的饲料。
白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只产于南海,尤以广东沿海产量较多。产卵期5~6月。暖水性鱼类,喜栖息于近海岩石或珊瑚礁间。
白鲳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体重500克左右的肉味最为鲜甜;体重1500克左右,肉味有如鲻的香味。
淡水白鲳肉的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淡水白鲳的肉质营养成分与团头鲂相似。因此,淡水白鲳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保健价值。
果越冬池水温能够长期维持在24℃~32℃之间,淡水白鲳仍可进行正常投喂。一般在白鲳入越冬池3天~4天后,可开始投喂人工配合的沉性颗粒饲料,要求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达到30%左右,并适当投喂新鲜的菜叶或浮萍等,以调整其胃口。投喂时应坚持“次多量少,不留剩饵”的原则。
三、淡水白鲳可以当观赏鱼养吗
淡水白鲳是脂鲤科、巨脂鲤属淡水鱼类,学名短盖巨脂鲤,别称淡水鲳鱼、淡水红鲳、红鲳鱼等,名字中虽然有“鲳”,但并不是真正的鲳鱼,与食人鲳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下面来看一看淡水白鲳可不可以当观赏鱼养吧!
一、鱼种论述
淡水白鲳可以当观赏鱼养。淡水白鲳是食用和观赏兼备的淡水鱼种,学名短盖巨脂鲤,别称淡水鲳鱼、淡水红鲳、红鲳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鱼类,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福建等地有引种。
1、杂食性:淡水白鲳是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既摄食小鱼、小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在食物严重匮乏时还可进化成食人鱼。
2、喜温性:淡水白鲳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12~35℃,最适生长水温24~32℃,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19℃时虽然可以存活,但很容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
3、广适性:淡水白鲳是广适性鱼类,喜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对低氧水体的耐受力比较强,水中溶氧量只要在0.5毫克/升以上就能生存,还能在盐度在10‰以内的咸淡水中生活。
1、鱼缸:淡水白鲳是中大型热带淡水鱼类,常见个体2~3千克,更大个体可达20千克,作观赏鱼饲养时建议用水族箱,对鱼缸材质没有什么要求,不管是玻璃鱼缸还是塑料鱼缸均可。
2、养水:淡水白鲳对水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水温,养淡水白鲳水温不能低于15℃,否则淡水白鲳容易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用自来水更好是先暴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
3、喂食:淡水白鲳是杂食偏肉食性性鱼类,既吃小鱼、虾、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吃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养淡水白鲳建议在花鸟市场或网上买专用的配合颗粒饲料。
4、换水:淡水白鲳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否则容易因水质过差而诱发病虫害,夏季3~4天换一次水,春、秋季每周换一次水,冬季每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只需换掉三分之一即可。
四、淡水白鲳是食人鱼吗在哪里可以钓到呢
鱼类阐述
淡水白鲳不是食人鱼。淡水白鲳别名短盖巨脂鲤,别称白鲳、谈水鲳、银鲳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脂鲤科、巨脂鲤属淡水鱼类,而“食人鱼”乃是脂鲤科、锯脂鲤属淡水鱼类,但淡水白鲳和“食人鱼”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在食物严重匮乏的时候淡水白鲳也能演变成“食人鱼”。
淡水白鲳不是食人鱼。淡水白鲳别名短盖巨脂鲤,别称白鲳、谈水鲳、银鲳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脂鲤科、巨脂鲤属淡水鱼类,而“食人鱼”乃是脂鲤科、锯脂鲤属淡水鱼类,但淡水白鲳和“食人鱼”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在食物严重匮乏的时候淡水白鲳也能演变成“食人鱼”。
淡水白鲳是肉食性鱼类,既摄食小型鱼种、甲壳动物、水生虫类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鱼种阶段关键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及其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人力喂养标准下可投喂杂鱼、花生麸、豆饼、配合颗粒料等。
淡水白鲳是喜热性鱼种,喜栖居在水质中低层,存活临界水温12~35℃,适宜生长水温24~32℃,水温小于12℃时会身亡,水温18~19℃时虽然能够生存,但很容易生病甚至大批量身亡,耐乏氧能力强,溶氧量只要在0.5mg/升以上就可存活,还能在盐度在10‰之内的咸淡水中存活。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繁殖成功后开始在鱼类塘中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在广东省得到繁殖成功并逐渐推广至全国养殖,如今淡水白鲳已变成我国年产量更大的名特种类之一。
在中国,遍布着的谈水方式是较为多的,并且数量也是较为多的。在其中,生活着许多鱼类,他们基本都是能够垂钓的。白鲳鱼便是其中之一,是生活在谈水当中的代表性鱼类之一,垂钓他们的效果比较好。从难度来看,白鲳鱼也并非特别难钓,在谈水当中垂钓时还是很容易钓上他们的。
不过,在垂钓的时候,为了让过程更为成功一些,让效果更好一些,也有不少事宜是应注意的,无论是准备的工作,还是落实措施垂钓过程时的流程,其实都是比较关键的。因此,在垂钓的时候应注意多种要素,让各种条件都处在适宜的情况下。
五、淡水白鲳鱼吃什么食物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想养淡水白鲳但是不知道吃什么食物?下面我整理了淡水白鲳鱼的食物,一起来看看吧。
鲳鱼为近海中下层鱼类,以小鱼、水母、硅藻、甲壳类小动物等为食,常栖息于水深30~70米潮流缓慢海区内,有季节性回游现象,我国沿海、日本中部、朝鲜和印度东部等地均有分布,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银鲳、金鲳、红鲳、刀鲳、乌鲳、灰鲳、刺鲳等。
1、池塘条件:淡水白鲳的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蓄水深度在1.5米以上,投放鱼种前15天用茶麸30~40千克/亩或生石灰60~75千克/亩全池泼洒清塘。
2、水温控制: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因此一般在养殖的时候都会搭建防寒棚。
3、放养密度:淡水白鲳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亩放养3厘米左右的红鲳鱼夏花鱼种1500尾,搭配鲢、鳙、鲤、鲫等150尾左右。
4、饲料选择:淡水白鲳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地可根据情况选择花生饼、菜籽饼、糠饼、酒糟、麦麸,更好混合投喂,也可选用畜禽饲料粪便或全价配合饲料。
5、饲料投喂:淡水白鲳的饲料应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水温20℃以上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5%,水温15~20℃每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
6、水质管理:淡水白鲳池塘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①小瓜虫病:入池前2ppm硝酸亚汞浸洗1~2小时,入池后0.1~0.15ppm硝酸亚汞全池遍洒。
②白皮病:用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或12.5ppm金霉素或25ppm土霉素浸浴30分钟。
③细菌性烂鳃病:发病后用0.025ppm呋喃唑酮全全池遍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
④水霉病:用0.1ppm亚甲基蓝全池遍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或3~4%食盐水浸透分钟。
⑤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用1.2~1.5pm流酸铜与流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1、苗种选择:金鲳鱼人工育苗技术已经相当成功,因此苗种大小比较匀称,只要选择健壮活泼,鱼体完整无损,肤色正常、大规格的鱼苗就可以了,养殖苗种大小一般为5厘米左右为佳。
2、池塘选择:金鲳鱼养殖池要选择交通方便、阳光充足、水深适宜、潮间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源的地方,同时更好选咸淡水来源比较充足或地下水源方便的地方。
3、池塘条件:金鲳鱼养殖池要求池形规则,更好向阳、长方形、东西走向,大小应视养殖方式状况和设施配套情况宜大不宜小,水深1.2米以上,不渗漏,同时要求配备增氧机。
4、放养准备:金鲳鱼养殖池除了充分的翻塘暴晒外,清塘常见药物有生石灰、茶粕、漂白粉、巴豆和氨水等,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消毒完10天后用几尾鱼试水,24个小时后再计划放苗。
5、鱼苗放养:金鲳鱼放苗避开高温天气或天气太冷的时候进行,密度1000~1500尾/亩,饲料投喂时更好进行驯化,投喂量以水面漂浮的膨化饲料减少的情况确定,一般1天吃完为标准。
6、日常管理:金鲳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池水的透明度适时补施肥料和增氧,注意观察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银鲳:银鲳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110米水域,早晨及黄昏在水中上层活动,喜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2、金鲳:金鲳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喂养的对象。
3、红鲳:红鲳是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较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
4、刀鲳:刀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栖息于较深的水域,有时会游到沿岸水域觅食,以动物性浮游生物或底栖生物为食,喜追逐发亮的东西。
5、乌鲳:乌鲳是热带及亚热带中上层鱼类,我国南海、东海的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鲜、日本以及我国沿海等,一般生活于水色澄清的海区。
6、灰鲳:灰鲳为近海洄游性中上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的海区,冬季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弧形海沟内越冬,成鱼主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鱼主食小鱼、箭虫、桡足类等。
7、刺鲳:刺鲳属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幼鱼栖息于表水层,常躲藏于水母触须中以寻求保护,成鱼则为底栖性鱼,肉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好了,关于淡水白鲳是什么鱼和淡水中一种叫白鲳的鱼吃什么东西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