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澳洲西冷牛排等级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牛排怎么分档次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牛肉的等级区分
1、一般按可食用比率与油花等级,总共分为15级,可食用比率分A、B、C,而油花等级分1~5,也就是分为A1~A5,B1~B,C1~C5共15级,其中A5为更高级,其油花之细密,美名为「霜降牛肉」(香港叫做雪花牛肉)。
2、A级为9至30月龄;B级为30至42月龄;C级为42至72月龄;D级为72至96月龄;96月龄以上为E级。
3、美国牛肉的质量级依据牛肉的品质(以大理石纹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年龄)将牛肉分为:特优(Prime)、特选(Choice)、优选(Select)、标准(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和制罐(Canner)八个级别。
4、大理石纹是决定牛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它与嫩度、多汁性和适口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同时它又是最容易客观评定的指标,因而品质的评定就以大理石纹为代表。
5、大理石纹的测定部位为第12肋骨眼肌横切面,以标准板为依据,分为丰富、适量、适中、少、较少、微量和几乎没有这七个级别。当生理成熟度和大理石纹决定后就可判定其等级了,年龄愈小,大理石纹愈丰富级别愈高,反则越低。
二、牛排怎么分档次
牛排的分类有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T骨牛排。澳洲牛排等级分为9级,从M1到M9,M9级为更高级别;日本牛排分A1至A5的分类法(更高级为A5)。
澳洲牛排以肉色深浅和脂肪分布来划分成M1至M12级(主要为M4至M12级),越高级的和牛,脂肪和肉的比率越高,而且分布更平均,M12的肉与脂肪比例高达50%,只有少于5%的和牛可达到此级数;市面多数的澳洲和牛都属M8至10级(相等于日本的A3级),脂肪比率约达30-35%。
日本牛肉以和牛最为出名,也是根据油花分布情况来分级,等级分为A1、A2、A3、A4、A5,每个等级还会细分三等级。A5为更高级别,因其油花之细密得名为霜降牛肉。
1、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同时有生熟部分。
2、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未产生大变化,切开后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新鲜牛肉和较厚牛排这种层次才会明显,对冷冻牛肉和薄肉排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3、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4、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5、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体为熟肉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烹熟,口感厚重。
三、牛排各部位口感比较
1、牛小排:脂肪含量很高,大理石纹非常丰富,肉质非常鲜美,除了煎之外,拿来明火烤、焖焗、石锅烤都相当棒。这个部位好品质、雪花细密。即使不是特别高的等级口感也还ok,价格也不高,特别适合老年人小孩长期食用,可煎可烤。
2、牛仔骨:带骨头的一般叫“牛仔骨”,不带骨头的被称为“牛小排”,其口感就跟牛小排一样,但由于有骨头且没有塑形,所以价格基本是同等级牛小排的一半价格多一点。高性价比,口感好,可煎可烤。
3、眼肉盖:眼肉盖就是眼肉心上边一圈的部位,这个部位越大这块眼肉越好。一块眼肉上,眼肉盖的雪花一定高于眼肉心。但同等级的眼肉盖价格确比眼肉心便宜,口感胜过眼肉心!又嫩、又香的部分,嫩度排名第三的肌肉。嫩度之一的是牛里脊也就是菲力,但是菲力的香味就淡很多。可煎可烤。
4、腹心肉:牛肋与肉眼之间的部位很小一块,每头牛大约产1-2公斤的肉。肉质松软。一般级别在m4以上的澳洲和牛腹心的雪花已经非常漂亮。价格不贵,更多用于日式烤肉,当然不介意形状的,当牛排煎也是棒棒的口感。
5、战斧牛排:跟眼肉同部位,多根骨头,一般除非是为了好看,不然我不建议你买战斧,因为骨头重量太重了,拿来煎的话并不容易操作。
6、上脑:这个部位也要细分,靠近脖子的部位,活动量偏大,比较有嚼劲。而如果是靠近眼肉部位,则肉质相对也比较细嫩,接近眼肉。一般这个部位不建议厚切做牛排,可以薄切烤着吃,或者炒菜、刷火锅。当然等级高的上脑,m9级别的看着很漂亮但一点也不贵,家里备一些很棒棒!(薄切做菜煎烤ok不适合当牛排)
7、T骨牛排:也叫丁骨牛排,取自牛只的前腰脊部位,将丁骨牛排中间的丁骨拆开,分别是一片菲力牛排与一片西冷牛排.
8、板腱:也叫嫩肩或者牡蛎肉。说是嫩肩,其实并不嫩。其实它本来是块还不错的材料的,嫩度适中,但是可惜中间长了条筋,处理起来会有点麻烦,如果你煎的熟度不够,筋不够熟的话,筋根本咬不动。新手一般不建议入手这个部位。(薄切可煎烤,新手建议烤)
9、腰臀肉盖:由于切片出来的形状有点像西冷,所以有人说这是“小西冷”,其实它是西冷后方表面向臀部过度的地方。和里脊很类似,这是一块较少运动的肌肉,口感还不错。这个部位肉长得很像西冷,被有些商家拿来当西冷使用!(价格不高可煎烤)
四、五种牛排名字(英文)
1、一、Dry aged steak(干式熟成牛排)
2、干式熟成牛排一般常用顶级肉眼牛排存放至少7~24天风干,这个过程使牛肉颜色变深,牛肉的结蒂组织软化,同时又由于部分水分的蒸发而令牛肉的肉味更醇厚。
3、亦作丁骨,呈 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间被肋骨隔著。
4、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构成,西冷牛排按质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小块西冷牛排(entrecte)和大块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
5、肉眼牛排是从近肋骨末端的一少部分切下来,该处肉质柔嫩且多汁(有雪花纹),滋味无穷。眼肉牛排一般指取自牛身中间的无骨部分。
6、指的是牛里脊肉(beef tenderloin)。在澳洲,这块肉被称为“眼菲力”,在法国和英国被称为filet和fillet,中文音译菲力。菲力牛排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里脊肉做出的牛排。
五、牛排的分类和等级
牛排主要分为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和T骨牛排四种类型。
澳洲牛排的等级从M1至M9,其中M9为更高级别。
日本牛排则采用A1至A5的分类法,A5为更高级别。
澳洲和牛根据肉色深浅和脂肪分布被划分为M1至M12级,M4至M12级为高级别。高级和牛的脂肪与肉的比例越高,分布越平均,M12级的肉与脂肪比例高达50%,只有少于5%的和牛能达到这一级别。
市面上大部分的澳洲和牛属于M8至M10级,相当于日本的A3级,脂肪比率约达30-35%。
日本牛肉以和牛为主,根据油花分布情况分为A1至A5级,每个等级还进一步细分三个子等级。
1.一分熟牛排(Rare):内部为血红色,保持一定温度,有生熟部分。
2.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中心为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
3.五分熟牛排(Medium):内部粉红可见,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温度口感均衡。
4.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
5.全熟牛排(Well Done):通体为熟肉褐色,整体已经烹熟,口感厚重。
六、澳洲雪花牛排和西冷牛排哪个好吃
雪花牛肉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脂肪酸,随着牛肉里脂肪含量增高,胆固醇的含量反而下降了,营养价值比起普通牛肉来说要高不少。
1、雪花牛肉的不饱和脂酸含量高于黄牛,无论是单不饱和脂肪酸,还是多不饱和脂酸,都高于黄牛,且在上脑、牛腩腹肉、腿肉三个部位,还高于美国牛与澳洲牛。2、雪花牛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黄牛,且在上脑、牛腩腹肉、腿肉三个部位低于美国牛与澳洲牛。
3、雪花牛肉的上脑、牛柳、腿肉的脂肪含量分别为27.3、9.2、6.8%,三部份平均值为14.4%,若以此值作为雪花牛肉的平均脂肪含量,则高于黄牛脂肪含量的2.1-6.1%(资料来源不同),但低于猪肉的40%。
4、每百克雪花牛肉的上脑、牛柳、腿肉的含热量分别为325、176、158千卡,较多的资料认为黄牛肉的含热量为106或125千卡,可以看出,雪花牛肉的含热量比黄牛大。
七、西冷牛排4级什么意思
1.牛排的等级差异显著,价格也因此大相径庭。例如,一款澳洲安格斯谷饲150天的M3级原切肉眼牛排,其描述中包含了多个定语,这些定语不仅说明了牛排的来源和品质,还体现了它的 *** 工艺。
2."爱烹"是出品公司的名称,"澳洲"表明了牛排的产地,目前中国官方认可的进口牛肉主要来源国中,澳洲与加拿大同属之一梯队,以提供优质牛肉而著称。
3."安格斯"是指牛的品种,这种牛肉质上乘,仅次于和牛,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谷饲"则指的是牛在草饲期结束后,通过摄入玉米、大豆、稻谷等混合料来增加营养,这样的饲养方式至少需要100天,少于100天则不能称为谷饲牛。谷饲时间越长,成本越高,肉质的口感也越好。
4."肉眼"是指牛排的部位,它与菲力、西冷并称为牛身上最贵的三个部位。"M3"是依据牛肉脂肪花纹来判断的牛肉等级,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5.牛排的等级对其价格有着重要影响。在选择牛排时,更好能够看到实图,以确保所见即所得。一个有关选牛排的链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6."原切"意味着牛排没有经过拼接和注脂处理。这两种做法是一些商家以次充日的手段,法律虽然允许,但常常出现在低价牛排中。
关于澳洲西冷牛排等级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