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窝窝的来历故事?艾窝窝的做法和风味名字有何来历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

大家好,关于艾窝窝的来历故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艾窝窝的做法和风味名字有何来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古代菜肴名称和背景故事
  2. 全国著名小吃来历和介绍
  3. 艾窝窝的做法和风味名字有何来历

一、古代菜肴名称和背景故事

乾隆皇帝与“叫花鸡”的传说: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又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

“叫化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句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街头菜。

当年那位清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其中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当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急问其名,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化鸡”,便胡吹这鸡叫“富贵鸡”。

乾隆就说这“富贵鸡”好吃。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成为名菜。

宋太祖与豆油卷的故事:豆油藕卷,俗叫豆油卷,是楚乡湖北孝感民间传统风味素菜名馔。因孝感向以盛产优质莲藕出名,故当地人民素喜烹食各种藕肴。特别每适年节喜庆,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烹制豆油的美味佳肴。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自小家贫,早年曾浪游楚地,以推车贩运为业。一次寒冬,他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今湖北云梦)来至孝感西湖村,当独轮车满载贩购的西湖莲藕后,却已时值风雪黄昏,饥寒交迫,赵匡胤便推车投宿湖酒家。

急欲酒菜充饥御寒,然而,却逢当年因年岁饥馑,兵祸战难频繁,朝廷严禁民间酿酒,加之此时酒馆饭菜俱空,厨间仅剩两张未用完的豆油皮及葱、姜等零星物料,而聪明的厨师触景生情,以显示自己厨艺高明,便随机应变。

即取用来客独轮车上的莲藕作原料,经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略用盐腌渍后,抖入葱、姜、香菇丝等调配料和少许面粉,用净布紧紧卷捏成一字条形,再用抹过面糊浆的豆油包牢,以锯刀法切成形似“车轮”一样的筒片,并经油炸烹制。

稍许,酒家端上一盘“豆油藕卷”和一壶私人家酿陈酒送上餐桌。赵匡胤非常感激,便一人独酌起来,边吃边称赞曰:“豆油藕卷肴,兼备美酒好,落肚体通泰,今朝愁顿消。”于是,“豆油藕卷”这一佐酒美肴即问世并沿传下来。

乾隆与凤凰蛋,不得不说的故事:凤凰蛋是浙江兰溪传统的汉族小吃,据说凤凰蛋营养好,还是治头痛的偏方,因此,爱吃这一口的人不在少数。

据说,金华、兰溪民间吃凤凰蛋的习俗和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金华、兰溪一带和随从走散了,他一个人走得又饿又乏,在路旁一个农家歇脚讨东西充饥。农妇家贫得没别的东西,就把鸡窝里正在孵的几个鸡蛋拿出来煮给他吃了。没想到,乾隆越吃越觉好吃,并为之取名“凤凰蛋”。

农妇家贫得没别的东西,就把鸡窝里正在孵的几个鸡蛋拿出来煮给他吃了。没想到,乾隆越吃越觉好吃,并为之取名“凤凰蛋”。

刘备与“龙凤喜饼”:龙凤喜饼"是湖北监利县的传统名点,其味清甜香脆,其形大如月盘,每个重一斤或八两,饼面上的图案是当中一个"喜"字,周围围绕着飞龙舞凤,象征吉祥如意,故称为龙凤喜饼。由于它具有这样美好的象征,所以当地的婚嫁喜庆之家,总是用它来招待亲友,共享喜庆。

龙凤喜饼是怎么来的呢?当地的一首民谣告诉了答案。"刘备东吴去成亲,才把龙凤喜饼兴。"这段故事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采用了大都督周瑜的计策,佯称要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为妻,实则想把刘备骗到东吴,以刘备换还荆州。

孙权、周瑜许婚是假,所以不敢让吴国太、朝中臣僚和普通老百姓知道,以免弄假成真。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阴谋,遂将计就计,派赵云保着刘备前往江东。

行前,诸葛亮让人大量 *** 了龙凤喜饼,让赵云一到江东,就大量分发给江东的臣民,江东臣民拿到了龙凤喜饼,弄清了刘备是来东吴成亲的,于是奔走相告,顷刻间全城皆知,就连深处宫中的吴国太也知道了。

吴国太甘露寺相亲,对刘备十分中意,遂同意了这门亲事。孙权、周瑜弄巧成拙了。由于是龙凤喜饼促成了这段姻缘,因而它也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相传,朱元璋少时家贫,从没吃饱过肚子,17岁那年他又因父母双死于瘟疫,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以图有口饭吃。

但是,不久家乡就闹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在这其间他历尽人问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有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又饿又气,在街上昏倒了。

后为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津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艾窝窝的来历故事?艾窝窝的做法和风味名字有何来历-第1张图片-

后来,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当上了皇帝,尝尽了天下美味佳肴。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么也吃不下,于是便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乞讨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

那御厨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入在一起,煮成汤献上,朱元津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

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我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因此,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

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下令重赏那位厨师。那厨师得赏钱后,便告病回家了,并且把这道朱皇帝喜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二、全国著名小吃来历和介绍

1、烤鸭历史:早在南北朝时(420~589)《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元代的《饮膳正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这些皆为今日烤鸭之前身。

2、北京的烤鸭店,一说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一说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那时经营的是南京(金陵)传来的焖炉烤制法,故称南炉鸭。最早的店址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即老便宜坊烤鸭店(该店已于1937年倒闭)。现在前门外鲜鱼口便宜坊烤鸭店开业于清咸丰五年(1855)。

3、后来居上,影响很大。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1864),由于经营有方,力求创新,很快名噪京华,并传及海外。创业者河北蓟县杨全仁,把焖炉改为挂炉,独辟蹊径为博采众长,故极有特色。"文化大革命"时期,全聚德改名为"北京烤鸭店",便宜坊改名为"新鲁餐厅"。粉碎"四人帮"后,复名。

4、山东煎饼源于泰山,山东煎饼够薄的了,用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或其他蔬菜肉类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蒲松龄特地为它作《煎饼赋》,可见对煎饼感情之深。

5、为什么说山东煎饼是更好的食物呢?理由可多了!

6、其一,煎饼原料由五谷杂粮精细研磨而成,既不是纯细粮,也不是纯粗粮,营养丰富,便于人消化,因为做煎饼的原料都带皮壳,含粗纤维多,对消化很有帮助,是城市居民让人担忧的健康状况的一剂良方。

7、其二,煎饼做起来省时省心,薄薄一层一会就熟,而且冷了以后,加热时间也不长,也特别节能,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我们的环保意识。

8、其三,保存时间长达三个月以上,不易变馊,因为它含水分少,也易于晾晒;食用方便,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东东任意搭配,由于它象纸一样薄,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菜肴放在上面卷起,用手拿着吃,别具风味,近似西餐中的汉堡包。

三、艾窝窝的做法和风味名字有何来历

1、备料:江米饭,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山楂糕。

2、把面粉放入蒸笼里开锅后蒸15分钟就可以了。

3、金龙鱼博士提示:为了防止面粉在蒸的过程中被水浸湿,您需要在盛面的容器上面盖上一块干布,把面粉罩起来。

4、蒸过的面粉会发干发硬,因此等面晾凉后,要用擀面杖把面擀碎,擀细。

5、您只要把蒸过的面粉,白糖,芝麻,还有碾碎的核桃仁搅拌在一起就可以了。

6、取一勺江米饭,将它放在面粉上来回搓揉,使江米饭完全沾满面粉,然后将它按扁,薄厚由自己喜好而定。

7、再包上刚刚拌好的糖馅,然后将周边捏合到一起,再在上面点缀一小块切好的山楂糕,好了,艾窝窝就做好了。

8、艾窝窝,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9、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10、可见这种食品是用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

11、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艾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说明。

12、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艾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艾窝窝”。

13、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14、艾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

15、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

16、浑似汤圆不待煮,***唤作艾窝窝。”还注说:“艾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艾窝窝的传说

17、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桌木叛乱之后,把新疆的一个***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

18、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急坏了乾隆,于是传旨给御膳房,有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

19、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让宫女们用盘托着,排着队从香妃面前走过,但香妃连看也不看。

20、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21、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

22、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更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

23、这江米团子是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她丈夫来了。

24、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他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他想自己姓艾买提,就叫艾窝窝吧。

25、宫女把艾窝窝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用两个手指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26、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得什麽似的。

27、下旨让白帽宫的艾买提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

28、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艾窝窝也就出了名。

关于艾窝窝的来历故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艾窝窝 来历 风味 做法 名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