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草鱼水霉病怎样治疗更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草鱼水霉病怎么治最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草鱼水霉病怎么治最快
治疗草鱼水霉病,需要将水温适当的提高至20℃左右的温度,可以抑制草鱼水霉菌的产生,同时摆放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6个小时的时间去,对于患有较轻的病可以使用旺碘进行治疗,若是病症严重则可使用专用维C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养殖草鱼的过程中经常会患有水霉病,那么草鱼水霉病怎么治最快呢,首先可以提高水温,提高至20℃~25℃之间,这样可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同时组织水霉再次生长与繁殖。
治疗水霉病还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在草鱼养殖池的旁边可以放置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可以有效的杀死水霉菌,每日照射的时间可以保持在6个小时左右即可,能够有效的抑制水霉菌。
对于较轻的水霉病可以使用旺碘,可以有效的杀灭真菌物质,对于重病型则需要使用水产专用维C、保肝宁、止血康,可有有效的消炎止血,同时对于病菌可以有效的杀死,修复肝脏的排毒能力,增加草鱼的免疫力。
想要彻底的消灭水霉病还需要改底调水,使用肥水旺、活水素、速效底改可以有效消除池水中的水霉菌,同时减缓病原体在池塘中的繁殖速度以及面积,每次鱼苗入水之前可以将其浸泡至3%~5%的食盐水,后期可以减少患有病的几率。
二、家里红鲤鱼怎么养
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kg,雄鱼2冬龄1kg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园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 *** 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
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园囊形, *** 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追星", *** 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 *** 流出。
(1)饲养: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2)管理: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近年来,有些厂家开发有亲鱼饲料,该料富含ve及其它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 *** 性腺发育。
1、催产时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
(1)自然产卵型因其投资与规模均较小,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
a产卵池:面积0.5-1亩,水深1.2米,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用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即可放鱼。
b人工鱼巢:用以粘附鱼卵。选择质地柔软、韧性好、无毒、不易腐烂的材料 *** ,如松树枝、棕片、聚乙烯片(编织袋)、杨树根等,使用前要清洗、扎把、消毒(0.3‰甲醛或孔雀石绿)。稻草因易腐烂不宜作鱼巢。
c孵化池:又可作鱼苗培育池,面积宜小(1-2亩),淤泥少、水深1米经消毒的池塘。进出水口均需加密眼网片过滤,防止杂质入池和鱼苗逃出。
d并池产卵:按雌雄之比为1:1-1.5把35-30组成熟度好的亲鲤并池,缓缓加入新水。同时在水面上拉细铁丝1-8根,铁丝上悬挂人工鱼巢(或者用竹子一破为二将其夹在中间放于水面)。通常每组亲鱼应配备4-6只鱼巢。
e管理:一般在22:00-9:00产卵,延续2-3天,故应每天下午检查并清洗鱼巢,将粘有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同时补充新鱼巢。若并池后产卵不好,则可降低水位让阳光照晒,饲料中也可多加些ve,或用微流水 *** 。为保证鱼苗整齐度,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入孵,这样也可防止因鱼卵粘结成块而增加瞎卵数。
a催产剂的注射:每kg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0-50微克,或者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一般在晴天下午6时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6-15小时后即可 *** 产卵(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反)。
b产卵和受精:催产后的亲鱼可在池中自行产卵,办法同(1)。若行人工采卵,可在鱼 *** *** 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水分,将卵挤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挤入 *** ,用羽毛搅拌,让其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涂抹在鱼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后行流水孵化。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1)自然孵化: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放入方可保证鱼苗规格整齐。特别应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或孔雀石绿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鱼巢。(2)脱粘孵化:关键是调整水流流速,以鱼卵不下沉而悬浮于水中为度。同时要防沙窗堵塞。在有鱼苗孵出时就略微降低流速,防止水流过急对鱼苗的体力消耗。
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影响孵化率的原因主要产卵期天气突变,水质不好,溶氧低,鱼卵被霉菌寄生等,应设法防止其危害。
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 *** 清整、消毒.
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3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廉价的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10-25万尾/亩。
4清水下塘: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此法因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因此鱼苗体弱,成活率也低。
(1)适时补料: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每天每亩用2-4kg黄豆加3-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的水面。也可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一些,也可以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目前,市场上也有鱼苗料流通,形似微囊或粉料,可从6-8分开始投喂,既可补食,又可诱使鱼苗抢食,从而促进消化道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壮苗。
(2)追肥和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加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的发生。每周应换水1/3-1/2。
(3)仔细观察: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其活动、吃食、生长、水质变化,有无敌害、病害等情况。同时应对鱼苗适时分池,防止过密导致规格参差不齐。必要时还需拉网锻炼鱼苗增强耐力。
二规格鱼种培育:经夏花培育,鱼苗体长与体重均增长许多倍,适应能力也增强许多,食性变化已具有了品种的特征,开始喜好精料,故应尽早平稳过渡到吃配合饲料。饲养 *** 有:
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1)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
(2)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
(3)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
(4)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也较多,如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山坪塘等养殖形式,此处介绍池塘养殖,其余养殖方式请读者参阅有关书籍。
鱼池大小不限,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水深1.2-1.5米,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
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虽然新"十字"方针前六字与老"八字"经验相似,但新时期应包含新内容,或是强化或是补充,此处重点强调精细管理,就是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一分钱的投入,也要计算其产出怎样,只有如此,才会有高效益的保证。
1.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花白鲢、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
2.花白鲢为主的模式,花白鲢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
3.斑点又尾鮰为主的模式叉尾鮰60%、鲤鱼10%、花白鲢、鲂30%。
4.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花白鲢20%
一、痘疮病: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防治:①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②采用氰霉素水溶液浸洗,连用3天。
二、疖疮病: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病源:疖型气单孢菌。流行病学: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无典型发病季节。常年均可发生。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三、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病源:鱼害粘球菌。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80mg/kg饲料拌料内服;③用土霉素0.1ppm泼洒消毒池水。
四、竖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2-3天后终于死亡。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死亡率达45%,更高的可达85%。防治:①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②鱼体、水质、池塘消毒。③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五、肠炎病:症状:俗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 *** 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流行病学草、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和8~9月多发。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防治:①磺胺胍治疗:每10公斤吃食鱼之一天用药1克,第2~6天的用药量减半。②治疗肠炎与烂鳃病并发时,全池遍洒2-3ppm五倍子,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药量为每天10公斤鱼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的首次用量加倍。③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六、肤霉病: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有什么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鱼体受 *** 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它物体磨擦现象,以后鱼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下降,终归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受害的鱼卵上,可见至菌丝侵附在卵膜内,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被寄生的鱼卵,因其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病原:水霉和绵霉属真菌。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的水温最适宜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在亲鱼产卵后,水霉菌先在未受精的鱼卵上生长、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用无性繁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放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因此在受精的鱼卵上常可镜检到萌发的菌丝体。此种已感染的鱼卵,在开始感染的初期,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但在后期,当菌丝进入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特别在阴雨天,水温低(15~20℃)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而死亡。防治: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③勿收集鱼体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不着%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④发病时,可采用0.15~0.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⑤对鱼卵水霉病的预防:首先应设法提高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产卵;其次,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可以减少或中断水霉动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机会,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⑥对粘性鱼卵在池塘孵化时,可用法7ppm的孔雀石绿浸洗10~15分钟,连用2天,以后每天早晨和傍晚用70~100ppm的溶液10~15公斤在孵化架附近水面遍洒一次,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⑦采用流水孵化的鱼卵,每隔6~8小时加孔雀石绿溶液一次。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
七、鲤蠢病: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病原:鲤蠢绦虫。流行病学: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4~8月多见。防治:敌百虫拌料内服。
八、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症状: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易引起水霉病并发。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病原:鲤嗜子宫线虫。流行病学: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防治:①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②用碘洒或1%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三、怎样养草鱼长得快
你只有做到以下要求应该没有问题:鱼苗要求:颜色、品相、大小规格一致,无病伤无损伤,鱼表面粘液滑爽活泼健壮
单养高密度投苗尾数:1100尾/亩2台增氧机(规格:冬季夏花、成鱼鱼苗)
注:鱼苗规格过大应减少投放数量,按照每增重1斤减少6%至15%,水深要求1米5至2米
1台增氧机、550尾/亩(规格:300克夏花)、300尾/亩(规格:200克夏花)180尾/亩(规格:80克到100克夏花)、100尾/亩(规格:300克夏花)
注:上述中要求鱼苗数量低应养殖鲤鱼等地下层鱼,否则容易把鱼池搞浑浊,鳙鱼与鲢鱼不易套养,水深要求2米至2米2
700尾/亩1台增氧机(规格:500克1龄足鱼苗)
1台增氧机350尾/亩(规格:300克夏花)、200尾/(规格:200克夏花)100尾/亩(规格:80克到100克夏花)、50尾/亩(规格:500至1000克)
1、A、B两个低密度放养比例可上浮或下浮,下浮幅度自己斟酌,上浮幅度不宜超过13%至28%,不宜套养肉食性鱼类,放鱼苗之一天不宜投放饲料及鱼饵
2、鱼苗放养时间应该在冬季1月至3月,有利减少病害及损失,肉食性鱼应选择初夏3月至5月上旬
3、放养肉食性鱼不可套养同大小草食性鱼及杂食过滤性鱼,必须套养比肉食性鱼大1倍体重的鱼,放养草鱼及肉食性鱼必须套养清道夫鱼(比如:鲢鱼、团头鲂、鳙鱼)有利清洁水质和提高养殖效率
4、投放鱼苗前应鱼塘消毒,鱼苗必须用凉水浸泡高锰酸钾,食盐等消毒15分钟
5、上述中放养规格夏花可换成鱼及1龄足2龄足冬季鱼苗
技术延伸:鲢鱼鳙鱼不可套养、鲤鱼在套养中数量尽量少、套养鲫鱼有助其他鱼生长、套养少量小规格肉食性鱼有助消除杂鱼
渔业化肥在养殖中起步比较晚,相关技术及经验有待提高,在这里讲现在比较普遍通用的投放规范及管理注意事项
(1)施肥顺序:磷肥—氮肥(两种肥料前后间隔时间在2小时或12小时)
(2)投放化肥适宜温度:18度到28度
(3)投放时间:晴天中午12点至2点
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氮化钾氯化铵、 *** 铵等
(1)混合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比例2:1
(2)混合尿素:过磷酸钙比例2:1
(3)混合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比例4:1
1亩1米深水之一次(500立方米)碳酸氢铵:10斤尿素:4斤过磷酸钙:1斤
一年施肥可产出效益1亩300斤至400斤
(2)根据天气不同定制不同施肥量和时间
(3)同时使用有机肥发酵后施肥效果更加
附:有机肥施用注意:粪便必须经过EM菌发酵7天后施肥,晴天全池泼洒
注意:施肥注意控制蓝藻,丝藻,金藻,绿藻水平含量
1:当水藻含量过高时,容易造成鱼塘缺氧和中毒发生养殖损失,所以要控制藻类生长
*** 铵:促进浮游生物生长控制金藻,促进过滤性鱼生长
碳酸氢铵:水体改良,清除杂草,杀灭金藻
硼砂:有利于除藻后的水体改良和水体防腐消毒
*** 钙:水体改良和促进水生生物生长
*** 亚铁:消灭水藻和除去水中寄生虫
氢氧化铵:治疗金藻引起的中毒和作为鱼塘基肥使用
氧化钙:促进水体藻类生长,消除水中生物,杀菌改良水体透明度,提供水生植物对过磷酸钙的利用
乙酸:解除金藻中毒,调节水中PH值
*** 铜:控制水藻消灭水藻,具有杀虫,杀菌,预防水霉病。
其他药物防治你可以问鱼药店,品类繁多自己去咨询和查看相关资料
(1)不能等鱼塘瘦时再施肥会增加成本减少利用率
(2)施肥时处上风处,浅滩处,长期使用化肥要用生石灰或熟石灰中和水体PH值(40斤)
(3)水库禁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灌溉水质正常
肥:浮游植物活:水体有机物含量嫩:藻类生长爽:水清澈透明度
针对不同鱼可以使用不同塘底砂石底、淤泥底、石头底、淤泥深度在15公分
(1)无污水、无粉尘、无化工厂、无重金属
(2)东西长南北宽、背风向阳、水深控制1米5到2米
(1)降水、河水、溪水、深井水、地下水等
(2)鱼塘要求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1)注干净水10至20公分水或全池换水
(2)注意底层鱼的放养密度和数量
(3)使用生石灰、漂白剂、熟石灰与氧化钙、水体改良剂等卤素,碱类化学渔业环境改良剂
(2)使用硼砂,漂白精等改良水质
换水,使用水体改良剂等熟石灰和氧化钙更好、可以用EM菌、光合细菌调节水质
(1)改变水体PH值得化学物质很多如:生石灰,漂白粉等
(2)碱性偏高用酸性、酸性偏高用碱性
注意:注意杂鱼进入鱼塘,农药使用,防治他人投毒,注意溪水上游有无病伤死亡的家禽鸟类
注意观察水体PH值,定期查看水体是否重金属超标
水体重金属超标容易引起鱼群具体慢性或急性中毒死亡,池塘周边出现水锈或水面附着物等
(附)水体重金属来源是:地下水改变流向及工厂排污,地下水水层改变及出现暂时性的地下漫水,及水流动中带走了土壤的金属物,此病是重金属中毒无非常有办法或疗效的治疗方案
自来水含卤化物及氯化物、对鱼有害容易出现死亡生长迟缓等
洪水后水体严重污染,除了采用办法围栏鱼外,洪水后期必须在晴天对池塘整天消毒和杀虫及水体调节,培养水体营养增肥
池塘洪水淹没后期消毒顺序:生石灰—敌百虫—施肥
(1)夏天水体容易腐坏,水体变色等所以要做到,增氧机及时曝气
(2)夏天每半月进行一次注水20厘米1月换水1次,水体透明的在30厘米
(3)夏天应每亩20斤生石灰改良水体除菌消毒
注:生石灰与夏天施肥不能同时进行中间要相隔15天
(1)夏天高温保持低水位在80CM~1OOCM
(3)夏季水体出现红藻蓝藻需要及时清理不可使用石灰和氮肥
(4)藻类出现可以将水换掉后使用磷肥
(5)如因藻类引起鱼病需将水调节后使用鱼药治疗
(6)夏天要求水位低至80公分到1米,有利于鱼生长,防治鱼病及高温。
(1)夏季保持低水位、水透明度30厘米以上
(2)7天注水20厘米一次15天换水一次,换水先注水后放水如遇阴天可以不抽
(3)夏季投放1亩1米深50斤生石灰拌水泼洒,泼洒后加水20公分
(4)4月投放1亩1米深50斤生石灰拌水泼洒,泼洒后加水20公分
5月投放1亩1米深100斤生石灰拌水泼洒,泼洒后加水40公分
6月投放1亩1米深60斤生石灰拌水泼洒,泼洒后加水40公分15天后施肥
7至9月保持低水位、水透明度30厘米以上/7天注水20厘米一次15天换水一次,换水先注水后放水如遇阴天可以不抽
(1)冬季鱼基本生长结束,但是任需关注鱼的健康
(2)冬季要把夏天存放的老水抽回鱼塘(此 *** 北方地区养殖有效)
(3)结冰时要在鱼塘凿洞、放树枝、注意水氧气含量
(4)冬天需要水深1.5米到2米,帮助度过寒冬
回答不易,且行且珍惜、我不是复制来的你可以看全百度问题都是我经验手写。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