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大锅饭是什么时期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大锅饭是什么时期以及吃大锅饭是什么时期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人留恋平均主义大锅饭
1、只有懒惰的人才会留恋平均主义大锅饭,因为现在都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懒惰的人,如果不多劳动是无法多得的。
2、四周围着铁栏杆。凡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在经过大铁锅旁边时,都要投进几个铜钱:
3、一则是为了孝敬菩萨,以求降福灭灾。
4、二则是为维持寺内僧人生计。因此,这口从未煮过饭的大锅是和尚的生活依靠,装的是地地道道的大锅饭。这便是大锅饭一词的由来。
5、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大锅饭一词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于是,很多人便认为,大锅饭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实,它的由来更为久远。人们常用大锅饭来形容在工作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人人有份的现象。
6、大锅饭源于广东庆云寺,七星岩上建于明代的庆云寺中有一口特大的铁锅。倘若用这口铁锅煮一锅饭,足可供数百名僧人食用。然而,这口大铁锅却并非真正用来煮饭,而是用来向那些朝神拜佛的施主化缘。它安放在佛殿的一角。
二、吃大锅饭是什么年代
1、吃大锅饭的年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化时期,也就是大锅饭时代。
2、大锅饭时代主要存在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时间段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由于实行集体化农业和计划经济体制,农民的生产和分配都受到集体的统一管理和安排。大锅饭一词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时期集体食堂用餐的场景,同时也代表了这一时代特有的分配制度。
3、在集体化时期,农业生产和资源分配都由集体组织负责,农民个人的劳动成果并不直接与收益挂钩。这种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被称为大锅饭,因为它强调的是集体共享,而不是个人成果的体现。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平等,确保每个人都能在集体 *** 享劳动成果。
4、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锅饭时代逐渐结束。个体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使得个人的劳动成果开始与收益直接挂钩,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大锅饭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词汇,代表了我国曾经经历过的特定历史时期。
三、吃大锅饭是什么时期
1、1958年下半年起,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家各户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全都拥至新开办的公共食堂就餐。至是年底,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生事物的公共食堂,全国达到了345万个,在公共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以上,5亿中国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
2、 当时,上上下下对公共食堂颇为看好,对其大唱赞歌,总结出了众多的“优越性”,甚至天真地认为,中国农民自此就可以过上吃喝不用愁的好日子。
3、1961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这个文件改变了过去要求每个生产队都办公共食堂、社员口粮分到食堂的硬性规定。
4、第三十六条明确指出:“在生产队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凡是要办食堂的,都办社员的合伙食堂,实行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己管理、自负开销和自由退出的原则。这些食堂,都要单独核算,同生产队的财务分开。生产队对于社员办的食堂,应该给予可能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在经济上不应该有特殊的待遇。
5、 对于参加和不参加食堂的社员,生产队都应该同样看待,不能有任何的歧视。社员的口粮,不论办不办食堂,都应该分配到户,由社员自己支配。口粮分配到户的办法,可以在收获后一次发,也可以分期发。”
6、随着文件的贯彻,在全国农村勉强维持三年之久的公共食堂,按照农民的意愿相继解散。
7、人民公社大食堂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的产物。在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但这一试验型的“共产主义大锅饭”没过两三年便宣告终结。
四、铁饭碗这个词反映了我国那一历史时期下的什么政策
1、铁饭碗“铁饭碗”这个词,出自改革开放之初。
2、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吃“大锅饭”。
3、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4、工资是按年头涨,福利是按人头发。
5、几乎每个企业,都养着一大批闲人、懒人、庸人和散人。
6、这些人不仅成为企业的巨大包袱,而且直接影响了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
7、于是有人提出,这个“大锅饭”非得砸掉不可。
8、不打破“铁饭碗”,企业就没有出路,中国就没有出路。
9、这样一来,劳动效率上去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个人收入也上去了。
10、所以大家都说这个“铁饭碗”打得对,砸得好。
11、但对另一个“铁饭碗”,即公务员队伍中的“铁饭碗”,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2、这些年,也一直在喊行政体制改革。
13、而改来改去,多是在机构编制上增增减减、合合并并。
14、拆一些“旧庙”,建一些“新庙”,或者把几座“小庙”,合成一座“大庙”。
15、但对“和尚”们的切身利益,却基本没有触及。
16、多数行政机关的管理办法,沿行的仍是20多年前国有企业的老路。
17、只要进了这个门,就算端上了“铁饭碗”。
18、无论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到时候都照样拿工资,照样分福利。
19、你涨工资,我也涨工资;你分年货,我也分年货。
20、一个人都不能少,一分钱都不能少。
21、当然,在公务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好干部、好公仆。
22、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了很多的实事和好事。
23、但也确有不少混在里边“吃闲饭”的人。
24、一种是什么也不会干的人,一种是什么也不想干的人,一种是虽然干了一些事,但却自身“不干净”的人。
25、正是这样三种人,损毁了公务员队伍的形象。
26、国企工资低,外企不稳定,自己创业没本钱,亏了还得自个儿哭。
27、这样比来比去,还是当公务员最保险。
28、正如一些大学毕业生所言:“一次的努力,就能规避一生的风险。”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不仅岗位稳定,收入丰厚,而且工作轻松,并拥有升迁机会。
29、现在的年轻人,也包括他们的家长,谁还算不清这笔账?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机会均等、压力均等、政策均等。
30、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已经列入中国改革的议程。
31、虽然有人把这项改革称为“深水区”,但要打造民意***、法制***和高效***,就必须迈出这一步。
32、要打破的,是企业“铁饭碗”、行业“铁饭碗”和部门“铁饭碗”。
33、换句话说,是打破低效和不公的“铁饭碗”。
34、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社会公共的“铁饭碗”,即社会保障的“铁饭碗”。
35、这个“铁饭碗”,必须是全民的、完整的和公平的。
36、这也是常说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7、铁饭碗-历史和问题中国在解放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38、私有企业被国有企业取缔,而***成为了国家更大的雇主。
39、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被派到单位里面工作,而不需要经过由市场来决定的人力市场求职。
40、严格来说,所有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人都是公务员,而他们在单位的工作是有终身保障性的,他们除了每个月的工资以外,就算在退休之后还能从单位裏支取工资。
41、为了要确保所有的人都有工作,这些国有企业往往都聘请了远高于需求的人员数目,以至这些国有企业都有大量的冗员,经济效益严重低下。
42、坊间一些说法是国有企业的工作“做也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意思是说不论工作表现如何,工人都能够获得全数的工资。
43、同时,这些国有企业也没有一个根据表现而拟定的工资制度。
44、以至工人们没有把工作做好的推动力。
45、虽然后来国有企业也开设了奖金制度,发放奖金给表现好的员工,但毕竟并不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冗员、低效益等。
46、冗员和低效益往往都与铁饭碗拉上关系,除此以外,铁饭碗所带来的另外一些问题还有工人对***或单位的过分依赖性,以及工人们面临无法再就业的困境
关于大锅饭是什么时期,吃大锅饭是什么时期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