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葱白粥治感冒具体做法和初春防治感冒的食疗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风寒感冒吃什么粥好
养生导读:天气一冷,的人开始增多,这时多喝热粥可以缓解情。那么吃什么呢?人吃的粥可不能随便,对症才有效。具体风寒吃什么?我为您介绍。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秋冬发生较多。一般症状为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畏寒怕风,流清鼻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中医有丰富的治法,但要取得好的疗效,少不了重要的一味“佐药”———热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伤寒论》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在谈到桂枝汤的服法时,特别强调“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还要盖被子待一会儿,达到全身微微出汗的程度。说明服用桂枝汤时,不喝热粥、不盖被子发汗是没有疗效的。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多喝热粥也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起到缓解风寒感冒的作用。那么风寒感冒吃什么粥好?我为您介绍。
此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方。神仙粥祛风散寒,适宜风寒感冒证。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
做法:大米50~100g,生姜3g,连须葱白5~7段,米醋10~15mL。先将大米、生姜入沙锅同煮一二沸,再放入连须葱白,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稍煮即可。
荆芥与防风皆味辛而微温,同人肝经,都是辛温解表药,都有祛风解表的作用,性皆微温而不燥烈,药性平和,为风药中之润剂。均可用治外感表证(风寒或风热感冒皆可用之)以及风瘙痒之证,常并用于方中。
做法:荆芥10g,防风12g,薄荷5g,淡豆豉8g,粳米80g,白糖20g。水煮前4味药,去渣取汁;再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待温服食。
此粥有驱寒散热,调和胃气的功效,比较适宜食用。
做法:粳米50克,葱20克,姜10克,大白菜。取粳米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切段的大葱和生姜,煮到白菜、大葱变软,粥变黏稠时,在起锅加食盐少许即可。
发汗豉粥是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证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则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应立即停服。
做法:淡豆豉15克,麻黄2克,荆芥5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所有的食材放入锅中水煎取汁,接着放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次即可。
荆芥粥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心烦,咽痛,失眠等。
做法:荆芥10克,淡豆豉15克,薄荷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
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更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苏叶有发散风寒的效果,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
做法: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米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
效果与生姜苏叶粥相似。姜对发表、散寒有效;红糖具有祛风散寒、解毒的功效。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果品。
做法是:将米放入锅中,简单干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将米搅拌均匀后,放入大枣和生姜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许盐或红糖。
该粥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病症。
做法:防风(在药店可以买到)15克,葱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先将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可适量加盐。
此粥具有解表散寒、和胃补中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面目浮肿,消化不良,痈肿等病症。
做法:糯米30g,生姜2片,连须葱1节,米醋lmL。生姜捣烂备用。先把糯米放入水中煮粥;粥熟时纳入捣烂的生姜、连须葱、米醋等,搅匀即可。
这道粥以可以发汗解表,通窍醒脑的葱白为主料,配以香醋煮成粥,可以发汗解表,化瘀通脉,每天l剂,让小孩子空腹食用,连用2天。可以治疗小儿因风寒感冒所引起的恶风畏寒,毛立无汗,鼻塞流涕、头痛身疼等症状,也可以让小儿秋冬食用预防感冒。
做法:连根葱白15~20根,大米30~50g,米醋5~10mL。将连根葱白洗净后,切成小段。把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然后加入葱段,煮成稀粥。粥将熟时,加入米醋,稍搅即可。
温馨提醒:风寒感冒不要吃冰糖川贝
其实,川贝能补虚化痰,主要功能是润肺止咳,对于风热感冒,口咽干燥,咳嗽少痰或没痰等,效果更好;但是更好不要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免加重感冒病情。的是,小儿过多食用川贝,反而会对脾胃功能有损伤。另外,对于咳嗽有痰的患儿,食用过多的冰糖反而会加重咳嗽。
二、初春防治感冒的食疗方
感冒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症状了,但是很多的朋友们对于治疗感冒的 *** 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食疗来治疗感冒的哦,那么治疗感冒的食疗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具体做法:鸡肉100克,枸杞30克,黑木耳15克。先将黑木耳水发,生姜切片,枸杞与鸡肉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饮汤食肉。黑木耳枸杞乌鸡汤具有非常不错的清肠解毒、补益脾胃的功效,如果我们感冒了,那么适当的食用黑木耳枸杞乌鸡汤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具体做法:银耳15克,大枣10枚,枸杞30克,冰糖30克。先将银耳水发,大枣去核,枸杞过水洗净,冰塘加水同炖至黏稠状时即可服用。银耳大枣汤不仅具有健脾润肺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缓解感冒症状。
具体做法:将包菜、南瓜、洋葱、胡萝卜适量切块后,加入生姜片混合放入水中慢慢熬煮直至南瓜、胡萝卜等煮软,最后再放一些胡椒调味,即可慢慢饮用。这份汤不仅维生素丰富,加入生姜和胡椒等从中医原理上来说也能驱寒保暖,促进风寒感冒的痊愈。也可以将这些蔬菜做成咖喱汤,咖喱同时也是温性食材,有助驱寒保暖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治疗感冒的食疗 *** 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所以我们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感冒的症状,那么我们就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西洋参麦冬鸡汤,银耳大枣汤以及杂煮蔬菜汤的哦。
三、秋季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
1、秋季昼夜温差变化大,很多人贪凉,衣服加减不合理,或早晚吹了凉风,特别容易伤风、感冒,此时通过食疗有助于身体恢复,那具体秋季感冒吃什么好的快呢?
2、表现:恶寒中、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
3、做法: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泡饮。
4、功效:生姜发汗解表;红糖补中益气;两者结合主治风寒感冒,早晚饮用一杯。
5、做法:大米50克,常法煮粥,临熟加苏叶10克,再煮熟,去叶喝粥。
6、功效: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每日饮用2-3次。
7、做法:葱白5段,粳米适量。粳米加水,旺火煮沸后,加入葱白熬煮成粥。
8、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日饮用2-3次。
9、表现:身热较著、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
10、功效:菊花性寒,疏风,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可代茶饮。
11、做法:桑叶、菊花各10克,豆豉5克,煎水饮用。
12、功效:散风清热、解毒消肿,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每日饮用2次。
13、做法:白菜头1个,洗净切成片,绿豆芽30克,水煎饮用。
14、功效:清热解毒。适宜于风热外感,每日饮用2-3次。
15、注:风热感冒还可以吃葱豉粥、荷叶粥、甘蔗马蹄饮、西瓜番茄汁等,疗效甚佳。
16、表现:发热、无汗、头痛、咳嗽、痰白、咳嗽无力、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治疗以益气解表为主。
17、做法:黄芪20克,紫苏叶15克,大枣5枚,生姜3片,共入锅逐水,煮沸后文火煎煮片刻,加适量红糖放凉。经常代茶饮。
18、功效:益气、解表、散寒,主治气虚感冒。
19、做法:紫苏叶30克,人参(可以用太子参代用)10克。紫苏叶与人参共研粗末,放入锅内,加水3碗,煮沸20分钟,去渣。分2次温服。
20、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解表散寒。
21、表现:身热、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治疗以滋阴解表为主。
22、做法:大枣3枚、豆豉5克,葱白5段,粳米适量,按常法一并煮粥即可食用。
23、功效:滋阴、疏表散邪。适用于阴虚感冒。
24、做法:玄参、麦冬各5克,桔梗3克,桑叶3克,菊花3克,生甘草2克。共为粗末,和匀过筛,制成1包,每次1包,用沸开水冲,代茶饮。
25、功效: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发散风热作用。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